建议浏览器:
  • 360极速模式
  • IE11
  • 谷歌
  • 火狐
应急管理与安全学院简介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前身是1998年4月成立的“资源开发工程系”,2002年6月更名为“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12月原“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分设“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能源与矿业学院”。

图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挂牌成立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院士2人),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多人入选科技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学院目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高水平硬件平台。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学院教师共出版教材7部,其中越崎规划教材2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授权各类专利110余件;目前在研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图 学院教学与科研成果

学院自2019年开始施行大类招生模式,即“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和应急技术及管理三个专业,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培养原则。学生入学前两年不分专业,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课程;自第三年起,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并结合学科建设情况,选择安全工程、消防工程或应急技术及管理专业学习相关核心课程。

学院高度注重人才培养,2014年在学校率先试点实施本科生培养全程导师制,构建了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创新培养方式,健全培养手段,使学生融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教师指导的科研课题,提高学习、科研、实践及创新的能力。选拔优秀本科生赴国外高校交流,开展全员国际化教育,拓宽学生国际视野。近五年,学院多次获得“红旗团委”称号,5个学生集体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10人获得北京市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本科生参与各类科技学术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项,发表学术研究及论文、授权科技创新与发明共39;学院2021届毕业生中8人成功入选首批“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国际班”项目,其中5人前往英国阿尔斯特大学、3人前往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学习交流。

图 学院教师合影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业率稳步提升,平均升学率超过65%学生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踏实肯干的精神,得到了广大企事业单位和教学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就业单位包括大型央企、政府应急管理与安全监管部门、科研院所、评价与咨询公司;读研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己任,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做出一流成果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安全工程专业简介

安全工程专业为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入选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08年、2014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已连续四次名列第一,2017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等多个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高校联合发起成立了国际煤炭研究联盟。

图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参加第31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

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安全科学与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监察监督和职业卫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煤矿及其他非煤矿山、交通运输、消防、建筑、石油化工等行业从事事故防治工作,具备安全工程设计、安全评价与咨询、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以及能够在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监察、事故调查、安全培训及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安全标准化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

在学习高等数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燃烧学、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山安全、化工安全、电气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等专业核心课程和矿井通风、风险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同时,为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设置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综合设计等大量的实践教学课程以及科研导论课、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全程创新教学培养体系。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实践知识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信息化带动教学内容现代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贯穿在专业教学各环节中。此外,与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等国多个大学联合设立了本科2+2联合培养、在国外高校为期一学期的国际课程学习、国内的暑期国际课程、毕业设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学生本科期间海外学习交流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图 2017级国际班同学在英国学习

就业深造

本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年来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区多个大学联合设立了研究生“2+1”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毕业生面向大型央企、政府应急管理与安全监管部门、科研院所、评价与咨询公司等,可从事应急与安全管理、灾害防治、安全监测监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与咨询、安全系统工程等相关的设计、咨询、技术开发、管理和研究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急需,就业优势显著。


 

消防工程专业简介

消防工程是研究火灾基本规律及防灭火方法、手段和技术的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不仅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机械、电子、建筑、信息、心理、生理等多种自然科学学科,还涉及法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灾害学等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学科。通过消防工程专业的学习,能掌握火灾发生发展及蔓延规律、防火理论与技术、灭火技术与灭火材料开发、火灾防护技术、火灾救灾与事故调查技术、火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火灾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建筑消防审核与验收技术、智慧消防基本理论等知识。本专业具备传统工科专业与现代技术相交叉的特点,是安全及应急救援行业的重要支撑学科。

图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消防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各行业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研究、设计、评价、监测、施工、管理、审查与验收、教育和培训,以及消防装备、仪器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安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

在学习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燃烧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消防工程学、消防性能化设计、火灾探测技术、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给水排水、电气防火技术、防排烟技术、火灾救灾与事故调查、消防概预算、火灾保险学、消防设备与装备、特种灭火技术、智慧消防、消防审核与验收等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信息获取、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培养特色

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的提高。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信息化带动教学内容现代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贯穿在专业教学各环节中。在专业学习上,毕业生应具体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消防工程及相关学科(如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消防工程及相关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技术管理能力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消防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消防技术研究发展动态;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深造

本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毕业生可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国家住建部门及相关机构,地方消防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机构,建筑设计院、消防工程施工和安装部门,大、中型企业,机场、港口、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各类消防产品的生产企业,城市及社区,与火灾危险评估相关公司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研究、设计、评价、监测、施工、管理、监察、教育和培训,以及消防装备、仪器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情况良好。

 

 


 

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简介

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依托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搭建应急救援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培养能解决实践中复杂应急技术及管理问题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满足国家对专业应急救援人才迫切需求,并提高我国应对灾害事故能力。

图 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培养目标

通过应急技术及管理专业理论、应急技术与方法的训练,彻落实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创立和丰富应急科学知识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应急管理理念、团队合作意识、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应急理论、技术与管理知识,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应急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并能解决实践中复杂应急技术及管理问题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满足国家对专业应急救援人才迫切需求,并提高我国应对灾害事故能力。

课程设置

在学习高等数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安全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燃烧学、应急技术及管理专业导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应急管理与风险评估、应急技术与装备、应急指挥与决策技术、防灾减灾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和安全大数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等专业课程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同时,为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设置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综合设计等大量的实践教学课程以及科研导论课、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全程创新教学培养体系。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实践知识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信息化带动教学内容现代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贯穿在专业教学各环节中。

就业深造

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各类生产企业、安全咨询机构等多个领域就业。政府部门中重点就业去向是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及其他系统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处室;安全生产高危行业企业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重点,如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等。各类应急志愿服务团体和民间救援力量等社会组织也可接纳本专业毕业生。